人生的三道茶是什么茶叶(三道茶阅读理解)

日期:2024-05-03 02:35:47 作者:

人生的三道茶是什么茶叶(三道茶阅读理解)

一、白族的三道茶的含义是什么

白族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白族称三道茶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第一道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另外,云南古南诏大理国,是一方崇尚佛教的乐土,佛教被奉为国教,寺庙众多,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寺庙中日常饮用、佛事供奉、招待香客和游人的必备饮品。一时之间,民间争相效仿,使茶饮这一雅事在大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亦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现在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同时也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二、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什么

1、三道茶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苦、二甜、三回味”,表示经过努力得来的幸福生活才是最有品味的。

2、三般茶也称三道茶,白语叫“绍道兆”,是白族待客的一种风尚,大凡宾客上门,主人一边与客人促膝谈心,一边吩咐家人忙着架火烧水,待水沸开,就由家中或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辈亲自司茶,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并在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苦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材料为烘烤的茶叶,茶汤为琥珀色,焦香味,喝下去滋味较为苦涩。

4、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

5、回味茶: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

三、三道茶是什么

1、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2、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面对苦境,我们惟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3、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此道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个够。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后硕果累累。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付出的回报。当我们在鸟语花香里,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4、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与“亲”谐音,而姜在白语中读“菒”,有富贵之意,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如恭喜发财,大富大贵)。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等等的诱惑。要做到“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气度。如果一味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人生乐趣。所以,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5、先将本地产的绿茶放特制的小砂罐里在火上焙烤,待罐中茶叶烤脆、烤香、变黄时,冲入罐中少许沸水,等水中泡沫消失,再将沸水冲满,四火稍煨火片刻,茶水呈琥珀色,香味浓郁,有烤茶的特殊馥郁,斟入小茶盅内,此第一道茶,称为头道苦茶。在砂罐里注入新水,加入白糖、炒香的桃核仁片、芝麻面等是第二道茶,即二道甜茶。第三道茶要在茶水中放入烘香的乳扇、红糖、蜂蜜、桂皮、米花、和几粒花椒等,称为三道回味绵。

6、茶叶内含茶多酚、生物碱、蛋白质、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芳香成分等,兼有药理和营养两方面作用。具有提神醒、利尿强心、清热降火、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等特点。我国是茶是故乡,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的生活习俗形成的特殊饮茶方法,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7、叶茶类: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佛手等。

8、重揉捻茶类:铁观音、佛手等接近球状的茶。

9、重焙火的茶类:色泽较黑、较暗的茶。

10、陈年茶类:任何妥善储存的陈年茶,以铁观音、水仙较常见。

11、轻发酵的茶类:如文山包种茶,若焙火较重,仍以高温冲泡。

12、芽茶类:如白毫乌龙、高级红茶等。

13、低温:低于八十度以下绿茶类:如龙井、碧螺春等。若品尝时仍觉得苦味太重,可再降低水温。

14、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三道茶寓寄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尘世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在酒足饭饱之余,慢慢品茶之时,不妨让这饱含智慧的茶香慢慢沁入我们的生命之中,让人生如茶,芳香宜人!

15、早在唐代《蛮书》中就有记载,一千年前的南诏时期,白族就有了饮茶的习惯。明代的徐霞客来大理时,也被这种独特的礼俗所感动。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所谓“注茶为玩”,就是把饮茶作为一种品赏的艺术活动,也即是后人所称的茶道。

声明: 本文由浩茶网内容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