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塑料包装袋价格包装设计的三大特征。企业对于茶叶的使用包括一套茶叶保健功能、特色饮品、包装设计,以及茶产品本身的质量的标识的识别系统,并通过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定一个规则,包括茶叶品牌的包装设计和包装设计,从而在市场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让消费者从中得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享受和尊重,进而在生活中获得更高的利润,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条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使用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包装设计的重点是通过造型、装饰等方式,突出茶叶的特点和茶叶的品质。..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元由不同人群构成。
扎线带,
PE袋,
封箱胶纸,
矽套管,
干燥剂
近年来茶叶的保健功效颇受消费者重视,部份茶商为了促销茶叶,在包装标示上强调疗效,易引起该项茶叶商品究竟应以一般食品、健康食品或药品来管理的疑虑与纠纷。为此茶业改良场期盼茶叶包装之标示应回归茶叶为天然卫生之日常嗜好品的本质,避免引起无谓的争议。
目前茶叶包装标示并未有严格规定,主要是由于茶叶经营大抵为自产、自制、自销型态,但明确的标示制茶种类、制造日期、产地、制造商、饮用方式等将有助于茶叶促销与品牌建立。一般适用于茶叶包装的材质有:一、PE袋(塑料袋)
聚乙烯袋即PE袋为目前使用颇为广泛的包装材质,一般有低密度PE袋与高密度PE袋二种,低密度PE袋透湿、透气性较大,高密度PE袋则较小。
PE袋之优点为经济、便宜、防湿性也佳,其缺点则为透光、防气性欠佳,不能个别使用于茶叶包装。利用聚乙烯袋包装最好再加一层可以阻光和透气性低之外包装,如合成纸罐、铁罐等:PE袋透气性较大,也难解决包装袋内氧气问题,并不是理想之包装材质。
二、金属铁罐
金属铁罐优点为耐挤压,质感佳,早期主要配合PE袋内包装用于茶叶外包装,但由于价格昂贵,且易腐蚀生锈变形,目前已渐被淘汰。金属铁罐内之涂漆味及盖口密闭性不够不宜单独使用。
三、合成纸罐
合成纸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其优点为经济、轻便、美观,唯透气、透湿性仍高,亦不宜单独使用,最好配合PE袋或铝箔积层袋做内包装。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四、铝箔积层袋
铝箔积层袋美观大方,其优点为不透光,防湿、阻氧性极佳,唯价格较PE袋昂贵,单独使用也会有挤压问题。铝箔积层袋可进行真空或充氮或脱氧剂处理,配合包装纸盒或合成纸罐,则有关茶叶贮藏防湿、阻气、避光、无氧皆可完善解决,再低温贮藏则是茶叶最完善的保藏方法。
五、玻璃罐、磁罐、木盒、纸盒
玻璃罐虽阻气防湿性极佳,但透光、易碎、沉重、价格昂贵。磁罐或陶罐可避光但与玻璃罐相似易碎、沉重,木盒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茶叶吸收异味且吸湿透气,纸盒或纸袋易吸湿破裂,这些材质皆不是理想的茶叶包装材料。
六、充氮或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由于包装袋会收缩,为免再挤压碰撞及美观起见,宜加外包装防护。充氮包装则会膨袋,亦不可挤压以免爆袋。二者皆需再加外包装,保藏亦皆有良好效果,但投资较贵。
茶叶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茶叶行业暂无上市公司,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信阳毛尖集团、四川竹叶青茶业、杭州龙井茶业集团等多家知名茶叶行业企业IPO均以失败告终,此外,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和八马茶业正在冲刺IPO中。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茶叶销售数据、中国茶叶消费结构数据等
茶叶销售总量平稳增长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主动融入与服务构建新经济格局,通过持续创新保持了稳定发展,在传统产品与业态持续发力的同时,新茶饮、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风味茶等新赛道崛起,线上线下消费繁荣,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量、出口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4年以来,我国茶叶消费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1年,全国茶叶消费量为230.19万吨,较2014年的150.25万吨增长近80万吨。
销售额持续走高
销售额方面,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持续火爆,全国茶叶销售总额持续增长,到2021年,全国茶叶销售额达到3120亿元,同比增长7.99%,销售额再创新高。
茶叶销售总额持续提升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费者需求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茶叶价格的持续走高,2014年以来,茶叶销售均价总体呈现震荡上行的发展态势,到2021年,我国茶叶销售均价135.5元/千克,价格仅次于2018年的139.3元/千克。
绿茶消费占比过半
从各类茶叶消费情况来看,目前绿茶是我国茶叶市场主要消费品种。2021年,中国传统茶类中,六大茶类的消费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绿茶130.92万吨,占总销量的56.87%;红茶33.88万吨,占总销量的14.72%;黑茶34.41万吨,占总销量的14.95%;其他品种茶叶销量占比均不足10%。
具体到绿茶方面,近年来,我国绿茶消费量呈现平稳上行走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绿茶消费量为120.59万吨,到2021年,我国绿茶消费量提升至130.92万吨,同比增长2.35%。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