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点酸是什么茶叶(茶叶酸了是不是坏了)

日期:2023-12-30 17:00:33 作者:

茶有点酸是什么茶叶(茶叶酸了是不是坏了)

所谓正味铁观音既正炒铁观音。正味铁观音和脱酸铁观音是指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别。安溪铁观音在制作上可分为三种:正炒、消青、拖酸。其中消青又衍生“消正”、“消酸”两个小类。这几种茶无论在外观、香气、口感方面都有较显著的风格差异。 1、正炒:干茶显黑、色泽较暗不鲜活,视觉观感显得较差。 2、消青:干茶一般显乌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视觉观感较好。 3、拖酸:干茶多显青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观感与消青茶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较难从外观上区分。香气的区别 1、正炒:通常正炒茶盖香不易显现,即便是上等品,首泡盖香一般也较为暗弱、二水清晰些、三水最强化,属于富有后劲的风格——但从香气来讲,正炒以幽香风格多见、强度也很难同消青产品相比。茶汤香气同样较为淡雅,风格含蓄多见。 2、消青:消青茶盖香清晰,上品盖香或风格张扬、或含蓄,但都很容易感知——优品香气高雅。但近几年盖香极尖锐、霸气的铁绝迹,接触过等级最高的茶品,香气为极幽细风格,香气一缕、极富穿透力。不过这类茶也极罕见,不建议追求。总体来说,消青茶容易做到盖香清晰高扬,茶友也最容易接受。消正:香气靠近正炒风格;消酸:洗茶后闻叶底,会有明显的酸香,这种酸香普遍令人愉快;一水后酸香消失,茶汤则不带酸味。 3、拖酸:洗茶闻叶底,酸味很明显,拖酸茶一般有明显的拖味,这种茶有致命的缺陷,工艺没有保留的价值。 4、概要:论香气的高扬程度,拖酸排第一,消青排第二,正炒排第三;论香气的高雅程度:正炒排第一,消青第二(高阶品亦可并列第一),拖酸末流没法比。备注: a、铁观音香气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清”,“清”的内涵是指毫无杂味——它可以没有明显香气,但一定不能有杂味。上等品必须要做到香清,所以大家会体会到,一些很高等级的铁,香气反而显淡,但仔细闻之,会感觉清新高雅。一旦盖香有杂味,那么即便香气再高扬等级也上不去。 b、香气“清”的铁观音原料纯净度极好,茶青来自同一区域,且采摘规范;相反,如果不同区域的茶青混合,或者采摘长短不齐,那么很容易带来杂味。口感的区别 1、正炒:正炒茶汤水温和,原因在于发酵程度稍高,刺激性小,喝着很舒服的感觉。但是品饮时会感觉茶汤本身不够香,味道也相对不饱满;但品饮之后强劲的回甘涌现,普遍都带生津感,呼吸之间口腔中感觉香气明显——简单点说,品饮后的感觉好于品饮时的感觉,观音韵的说法,更明显是针对正炒与传统工艺茶品的。正炒中的极品铁,茶汤入口即化为回甘,几乎来不及细细品味口中就芳香四溢——但闻茶汤本身,你会感觉它的香气往往不是很明显。另外,正炒铁的茶汤在4水后普遍都会发甜,明显的甜感。外观方面,正炒茶汤一般显黄一些,偶也有青绿茶汤。非常不幸的是,由于正炒或偏正炒风格的铁观音,香气不高扬,鲜爽度也不高,很多茶友都不喜欢此种风格,但目前安溪地区高价位的顶尖茶品几乎清一色是正炒观音,甚至有不少制茶者认为茶品若香气高扬就流于俗气,而应该高雅耐品,这种观点见仁见智,但可以反映出业界的最新风尚。 2、消青:消青茶汤的汤香多见浓郁,茶汤色泽青绿带黄,外观较好。口感也较为浓郁,优品以柔细、稠滑见长,适合在口中细细品味,饮后回味甘爽,但无法与正炒茶相比。偶也有消青茶有茶汤发甜现象,但比例很低。——消青工艺比较容易做到香气高扬,茶汤细腻,较为讨好,目前仍居于市场主导地位。 3、拖酸:喝了容易让人产生反胃感,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这种不适感就越严重——茶友若刚开始接触,可能还不容易体会,可一旦有此体验后,一般都不会考虑拖酸茶了。即便拖得好的茶,也不耐保存。对于茶友来说,选择何种茶品的决定权应该是自己的味蕾而非他人建议,因为人的味蕾最诚实,不喜欢正炒即不选它,尽管它代表未来趋势。选择自己喜好的风格,你会有一个愉快的品茶心情。

喝茶时,我们经常会用回甘生津、醇厚苦涩等词来形容茶的滋味,但除了这些之外,茶有还有一种味道,那就是酸味。

那么品茶的时候,你是否尝到过“酸”呢?什么酸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酸从哪里来

茶品中的酸,其实可细分为正面的酸与负面的酸。茶叶中正面的酸味可以看做是茶叶中活性物质在味道方面的呈现之一。而负面的酸,往往是因为制程或仓储的失败所致。

负面的酸味的主要来源以下4种情况:

采摘级别低,一芽四叶带老梗。其因梗老难杀熟,成品茶出现酸味的几率较大。夏季采摘制作的茶叶会出现酸味,有地区夏天已进入雨季,水分含量大。

手工杀青过程中,抖闷结合,闷炒时间过长,或者轻杀青轻揉捻,成品茶出现酸味的几率较大。

晒干过程中,没有及时晒干,含水量过高,成品茶容易出现酸味。

茶叶进入发酵,在湿热作用下或有微生物参与的情况下,发酵过程没有控制适度,没及时干燥,导致成品茶出现酸味。

2茶叶带酸代表品质不好?

茶叶会带酸并不都是品质不好的表现,主要看其在茶汤内的浓度及各成份的主次比例协调。好茶的口感,理应具有在“酸、甜、苦、涩、香、甘、滑、重”方面均衡的表现。比如正面的酸味是茶中的活性物质所自然呈现的,酸与涩、酸与甜非常协调的,这酸味喝起来爽口,且不会一直停留在口腔中。因此不能说茶叶带酸品质就不好。

3哪些茶带酸?

武夷岩茶(武夷酸)

一些品质优异的武夷岩茶,自然存化期内是会出现“武夷酸”。

19世纪中叶,欧美茶叶专家学者在岩茶中发现“单宁”(儿茶素)并分离出“武夷酸”,后经证实武夷酸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对人体有益的混合物。

武夷岩茶武夷酸与工艺酸的区别要注意,武夷酸“酸而不腻”,微酸过后,口腔里取而代之的是甘甜,这酸味并不令人难受,而丰富了岩茶的整体风味,。而工艺失误造成的酸味,容易给人带来发呕的感觉,姑且称之为“酸呕”。所以正宗的武夷酸是好的,“酸呕”是不可取的!

铁观音(观音酸)

正宗的观音酸,应该是一种类似吃过糖后泛酸的感觉,舌后两侧有一种收敛的感觉,从齿颊到喉咙感到微微酸涩,回甘生津,韵味很足!这种酸味是传统铁观音制法中半发酵工艺而产生的。

而一些所谓新工艺铁观音,为了追求效率和产量,发酵往往不足,就直接下锅杀青了,这样容易形成一种明显令人不愉悦的酸味。

红茶(红茶酸)

一般来说,茶叶发酵会产生一定的酸味。红茶是全发酵茶,带微酸是正常的,但酸味散得快,口感基本上以甜爽为主。

如果喝着很明显的酸味,可能是由3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堆积太密或者发酵过度造成的;二是放的时间太长,红茶受潮了,保存不当也会有酸味的;三是泡红茶的时候水温如果过高,也容易导致红茶出现明显的酸味。建议红茶冲泡时使用90左右的热水,泡的时间短一点

熟普洱茶(熟普酸)

于熟普而言,本身具备酸、甜、苦、涩、香、滑等特点,其酸能化而转甜,韵味能直达喉底而不锁喉,茶汤顺滑。这点老熟普比较明显,转化好的熟普会有带有果香的微酸。

熟普如果渥堆工艺不当,会使茶品带有酸馊味,这种茶不管是闻起来还是喝起来都像是变质的食物,酸而不化,还带有馊臭味。

看完之后,茶友们是不是对茶又多了一分了解呢?其实在品茶的时候,我们无需过分追求一种味道。因为茶的味道很复杂,好的茶,喝起来滋味是有层次变化,且多种滋味都是融合协调的。

关注“茶频道”微信,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

THE END

文字 I图片 I由茶频道整理

转载请联系授权

如有侵权 I请联系删除

茶树叶中有3%左右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草酸、脂肪酸、没食子酸等。在制作过程中亦会形成新的有机酸。

茶品中的酸,其实可细分为正面的酸与负面的酸。

茶叶中正面的酸味可以看做是茶叶中活性物质在味道方面的呈现之一。而负面的酸,往往是因为制程或仓储的失败所致。

负面的酸味的主要来源以下4种情况:

①采摘级别低,一芽四叶带老梗。其因梗老难杀熟,成品茶出现酸味的几率较大。夏季采摘制作的茶叶会出现酸味,有地区夏天已进入雨季,水分含量大。

②手工杀青过程中,抖闷结合,闷炒时间过长,或者轻杀青轻揉捻,成品茶出现酸味的几率较大。

③晒干过程中,没有及时晒干,含水量过高,成品茶容易出现酸味。

④茶叶进入发酵,在湿热作用下或有微生物参与的情况下,发酵过程没有控制适度,没及时干燥,导致成品茶出现酸味。

声明: 本文由浩茶网内容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