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红,属于红茶类。滇红,实际上是云南红茶的简称,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年间。滇红,主产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滇红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
滇红茶由冯绍裘老先生于1939年创制而成,滇红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红功夫茶,又经揉切制成滇红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长期以来,均以手工操作。滇红成品茶茶叶条索肥实,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茶种所未见。冯老先生终从众人之意,定名“滇红”;“滇红”名茶就这样诞生了。此后,滇红茶产业年年向前发展,成为祖国茶叶生产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红特级工夫茶,中国著名红茶;其在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是中国出口红茶中售价高创汇多的佼佼者。
按地理位置,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四个州(地区),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风庆、云县、双江、临沧、昌宁等县,占滇红产量的90%以上。滇南茶区,是茶叶发源地,含思茅、西双版纳、文山、红河四个州(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2.7%,产量占全省的30.8%,滇红产于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产地的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8~22℃,年积温6000℃以上,昼夜温差悬殊。年平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气候特征。其地森林茂密,落叶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层,土壤肥沃,致使茶树高大,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尤以茶叶的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居中国茶叶之首。
滇红,属于红茶类。滇红,实际上是云南红茶的简称,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年间。滇红,主产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滇红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
滇红的特点
就传统滇红茶而言,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
滇红茶由冯绍裘老先生于1939年创制而成,滇红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红功夫茶,又经揉切制成滇红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长期以来,均以手工操作。滇红成品茶茶叶条索肥实,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茶种所未见。冯老先生终从众人之意,定名“滇红”;“滇红”名茶就这样诞生了。
此后,滇红茶产业年年向前发展,成为祖国茶叶生产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红特级工夫茶,中国著名红茶;其在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是中国出口红茶中售价高创汇多的佼佼者。
野生红茶,也叫野生古树红茶,属滇红茶,是选用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凤庆、保山、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三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云南可以茶业有限公司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引入工夫红茶工艺精心研制而成的一款独具特色的滇红茶!成品茶除具有特优滇红茶的条索紧秀乌润、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饱满、香气较为沉稳,悠长、叶底红匀鲜亮等特点外,更具古乔木茶山野之气强烈,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杯底留香的气韵,回干生津的持久。
野生红茶属于发酵茶,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将从古茶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叶变成萎松时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机内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一股独特香味,这时再把茶叶放到烘干机里烘干至可以捏成粉末时,野生红茶就制成了!
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野生红茶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云南省并没有四季之分,与江南地区的二十四节气区分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