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含成分、功效和口感都不一样:
1、成分:
大红袍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而肉桂其实是樟科,樟属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
2、功效:
大红袍的主要功效是提神醒脑,健胃消食,明目益思等,而肉果不但可以当作香料,还有药用价值,有温中补肾、散寒止痛功能,治腰膝冷痛,虚寒胃痛,慢性消化不良,腹痛吐泻,受寒经闭。桂枝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功能,治外感、风寒、肩臂肢节酸痛等,
3、口感: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而肉桂则感觉是在喝中药,所以可以尝试下大红袍。
扩展资料:大红袍的冲泡方法:
1.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2.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
3.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享用。
4.第二泡用100℃沸水,焗泡8秒后享用。
5.第三泡用100℃沸水,焗泡15秒后享用。
备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所以备器和前面的铁观音相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红袍
1、茶树品种不同:武夷肉桂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乌龙茶,为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
商品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有4—5个品系的茶叶)。现如今,大红袍现在已经是商品名,水仙、肉桂等都可以称为大红袍,不同品系拼配而成的大红袍茶叶,带来的口感也会有差异。
2、外形不同:肉桂茶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禄,油润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陈茶则色泽灰褐。
3、香气不同:肉桂茶带有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香,香气久泡犹存;而大红袍茶叶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4、滋味不同:肉桂茶,茶劲较足,茶汤里带有明显的辛辣感;而大红袍口感相对绵甜,滋味悠长,具体得看拼配后的香调了。
相关信息:
大红袍和肉桂属于岩茶的两个不同品种,各具特色,并无谁好喝一说,但两者都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特色,肉桂茶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禄,油润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而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色泽油润带宝色,其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陈茶则色泽灰褐。
不一样的。
大红袍和水仙肉桂都是岩茶,大红袍是名枞,不过武夷山把大红袍品牌化了,肉桂也都有人统称大红袍。但都属于岩茶一个品种。
武夷肉桂,亦称玉桂,由于它的香气滋味似桂皮香,所以习惯上称“肉桂”。肉桂成茶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冲泡后之茶汤,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茶汤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岩韵”极显。
红袍条索紧结,黑幽带褐、呈桂花香、有的呈兰香,但香气细幽、清远。
拓展资料一、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中国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
二、肉桂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肉桂又名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在清朝中已负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香,香气久泡犹存。
入口醇厚而鲜爽,汤色澄黄清澈,叶底黄亮,条索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在漫长的岁月里,肉桂的产量寥寥无几,20世纪50年代初才焕发青春,80年代向全市推广,一跃成为武夷名丛后起之秀,初评定为省级良种。
据《崇安县新志》载,在清代就有其名。该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乌龙茶,为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
参考资料:大红炮_百度百科
肉桂茶_百度百科